一项研究显示,整夜保持清醒状态或整天睡眠会破坏血液中100多种蛋白质的水平,影响血糖、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长期熬夜的人更容易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等精神症状,免疫力也会下降,患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疾病的几率也更高。
伍学焱建议,成年人每晚至少睡够7~8小时,并于23点前入睡;睡觉前远离手机等电子设备;睡前不要观看搞笑视频,避免大脑过度兴奋;睡前也不要进食。
同时,还要适度运动。“运”代表节律,“动”代表行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动,调节内分泌系统。不过,运动强度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最好每周保持150分钟的适度锻炼,心肺功能较好的人可保持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但运动不要太晚,以免影响休息。
生活中,不少女性面临月经紊乱的困扰。排除甲亢、多囊卵巢综合征、呼吸综合征等疾病问题后,月经紊乱多因情绪和压力造成。女性心思细腻,遇事更容易“钻牛角尖”,影响到相关激素分泌,进而导致月经不规律。女性要避免长期使用含激素的化妆品;不要盲目服用减肥药或保健品;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等。
定点吃饭保障肠道节律
肠道不仅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还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和免疫器官,它的节律影响全身健康。
不少人有宵夜综合征。午饭时“没有胃口”“不知道吃什么”,甚至直接跳过。但下班后突然胃口大开,不论多晚,都想吃点东西。
作息时间不规律直接破坏肠道微生物的生物钟,从而导致肥胖以及其他代谢综合征。肠道微生物的生物钟也会随着我们选择的食物和饮食规律而发生改变。肠道的节律为4~6小时。这是因为一餐食物完全排空一般需要4~6小时,胃肠道内便会产生功能性饥饿,提醒人们进食。如果饥饿时没有进食,胃肠道中分泌的消化酶或液体会损害消化道黏膜。三餐不规律让肠道无所适从,打破规律运作。一旦肠道节律被打破,就会对机体免疫力有较大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恢复的。
保持健康的肠道节律需注意规律饮食,两条原则。一是规律排便,临床上公认的最佳排便时间为起床后以及午餐后,要给予肠道足够时间去排便。现在年轻人出现便秘等问题,多是由于时间紧、心情紧张,排便不规律造成的。二是合理饮食,饮食要注重多样性,不要因为某种食物营养好便过量摄入。吃得有节制、不过量、营养丰富,才是合理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