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注意益气养血

发布时间:2021-01-16   来源:网络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先兆流产属中医学之胎漏、胎动不安范畴。本病以肾虚为主,同时有偏气虚、偏阳虚、偏阴虚及阴虚火旺四种证型。其治疗方法各有不同,重点在健脾益气,亦当重视补肾健脾、宁心安神。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无妊娠物排出,伴阵发性下腹痛和腰背痛的一种疾病,经治疗和休息后可继续妊娠,属中医学之胎漏、胎动不安范畴。胎漏指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流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胎动不安指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流血者。

  妊娠是胚胎寄生于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过程。母体和胎儿必须相互适应,否则容易发生流产。中医把母、胎之间的微妙关系以“胎元”来涵盖。胎元包括胎气、胎儿、胎盘三个方面。中医学认为:“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脉通,男女之精适时适龄阴阳交合,结为胚胎,植于胞宫,在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和滋养下,逐渐发育成熟。”因此,先兆流产的原因主要包括母体方面、胎元方面及其他外在因素。

  中医用整体思维,将母体、胎元及外界环境看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中医药安胎着重预培其损和治未病。所谓预培其损即是对于有不良妊娠史(生化妊娠、自然流产、先兆流产、胚停等)的妇女主张在下次孕前运用中医药治疗因流产导致的身体损伤,继以培本固元,待身体恢复最佳状态后,择日孕育胎儿。治未病即强调对流产者孕后尽早安胎,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指,对于有不良妊娠史的患者建议孕前调理和全面检查,筛查可能引起流产的因素。只有一个健康的卵子和精子才能孕育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因此提高卵巢功能和精子质量很重要,中医药在此方面很有优势。既病防变是指,对于已孕者有胎漏、胎动不安之临床表现时,积极保胎治疗,并叮嘱患者加强饮食及情志调护,以防出现流产。

  中医治疗先兆流产有一定的优势和特长,但安胎之前需排除因父母遗传基因的缺陷或子宫畸形所引起的流产。中医药安胎有壮母益胎的双重疗效。临床多采用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个体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安胎治疗,如健脾安胎、滋阴清热、养血化瘀、健脾补肾等。

  健脾益气亦要重视补肾健脾

  偏于气血证  辨证属此证型的患者妊娠期间胎漏,量少,色多淡红,腰酸,尿频,神疲乏力,小腹作坠,或有流产史,舌淡苔白,脉细滑。治疗多从补肾益气、固肾安胎着手。选用补肾育胎丸。其中菟丝子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平补肾之阴阳以壮先天之本,为安胎之首选;党参补气健脾,益后天之本以养胎。二者皆可重用。桑寄生、续断、杜仲、阿胶补肾养血安胎,白术健脾益气安胎。

  偏于阳虚者  该类患者临床多见妊娠期间胎漏,量少,色淡红无血块,头昏腰酸,夜尿频多,小腹有冷感,或有坠痛,有流产史,舌淡苔白根稍腻,脉沉弱。治疗多从补肾助阳、温宫安胎着手。选用寿胎丸。

  偏于阴虚证  此类患者妊娠期间胎漏,色红无血块,或小腹隐痛,头昏腰酸,心悸寐差,大便艰行,舌质淡红或有裂纹,脉细滑弦。治疗大法为滋阴补肾,养血安胎。临床多选用滋阴养胎方。诸药合用,使肝肾之阴充足,血止胎安,自无流产之虞。

  阴虚火旺证  辨证属此型患者妊娠期间出血稍多,色鲜红,质黏稠,头昏腰酸,烦热口渴,寐差,便艰尿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滑带数。治疗大法为滋阴清热,固冲安胎。临床多选用保阴煎加减。全方滋阴补肾,壮水清热,使血止胎安。

  此外,还有脾虚证、血虚证、湿热证,都需要辨证施治,因人而异。我科治疗先兆流产患者,多师承夏桂成教授的经验,故夏老的经验也即是我科的治疗特色所在。

  补养肾气需与养血相结合

  我们体会,女子以血为主,孕后血聚养胎,在补养肾气的方药中常需结合养血。《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制的寿胎丸是补肾安胎的著名方剂,其中亦含有养血的药物。夏老认为,在血中补养肾气,要注意到脾胃的运化问题。如腹胀泄泻明显者,选用养血药时宜慎重。

  心肾相济以稳固胎元

  子宫者,受孕后当固藏,但固藏又必与肾有关,与胞脉胞络的制约有关。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胎漏者大多有流产史,甚则多次流产,所以受孕后心理紧张,夜不安眠,以致心肾不能相济,子宫失于固藏。夏老常在补肾安胎方药中加入钩藤、莲子心、黄连、炒枣仁、茯苓神、青龙齿等1~2味宁心安神之品。此外,注意心理疏导,稳定心理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