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牙齿是肾脏好坏的一个标志,如果肾气、津液充足,则牙齿雪白润泽,并且坚固。反之,如果牙齿不是这种现象,那么就有可能是肾不好,所以,自古养生人士都提倡“百物摄生,莫先固齿。”由此可见牙齿和肾的好坏有密切的联系。
牙齿稀疏、牙根外露肾气虚
不管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会引起牙齿稀疏和齿根外露的现象。很多男性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变长了,其实不是牙齿在变长,而是肾虚导致的齿根外露。
牙齿干燥肾阴虚
在古代唾液被称为“金津玉液”,中医认为唾液是精气所化,如果出现牙齿干燥食物唾液滋养,则是“心肾不交”所导致。肾阴虚表现为一种热的现象,肾阴枯竭,自然无法主骨生精,牙齿干燥的同时还会出现脱落、松动等现象。
叩齿补肾
自古有“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这样的说法,叩齿一方面能够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细胞和血管,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和固齿的作用。另一方面每餐饭后闭口叩齿36次,可以起到固肾健脾的作用。
吞津补肾
唾液又被称为“津”,肾在液位唾,并且中医又有“津血同源”的说法。所以,中医常说“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唾液与先天之本肾,后天之本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吞津能起到补肾、养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