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分辨自己的身体是否有气虚的情况存在,那么首先就应该观察体形,如果体形过于消瘦或者是偏胖,那么就需要考虑是否是属于气虚了。以唐朝为例,在那个朝代以胖为美,大名鼎鼎的杨玉环就是属于胖的体质。一般情况下,气虚的患者都是比较偏胖的,但是这个胖属于虚胖,表现为皮肤松弛不紧绷。对于这种情况,中医方面具有一个专有名词,那就是尊荣人,也就说这些人平日里养尊处优,缺乏体力劳动,这类型的人就更加容易出现气虚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气虚体质的人群不耐寒热,只要一边热就非常容易的出汗,而降温之后非常的怕冷,所以就显得非常的娇贵,在古代都是出现在大富人家比较的多。除了以上的这些情况之外,气虚体质的人群也容易出现疲乏的情况,并且讲话的声音也是比较低的,很容易患有感冒或者是内脏下垂这类型的疾病,例如胃下垂或者是肾下垂等的情况。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体形不正常,身体也变现为容易疲倦、乏力,脸色惨白,出现盗汗、心悸还有食量减少,舌苔的颜色也变白,脉象也显得示弱,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身体出现了气虚的情况。如果气虚的情况没有得到及时的调养,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不仅仅以上的症状加重,同时患者也会出现脱肛、子宫脱落、精神倦怠、尿频、男性遗精女性白带异常等等严重后果。
简单来说,气虚质是指“一身之气不足,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是全身功能活动低下的一种体质。其原因是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病后气亏、年老气弱等等。气虚质是现代人中很常见的体质。这类人一般肌肉不健壮,面色萎黄或淡白。性格喜静,不爱动,胆小,不喜欢冒险。他们平时容易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喜欢安静,不喜欢说话,说话声音低弱,容易感冒,常出虚汗,经常感到疲乏无力,活动时诸症加剧,同时还容易头晕健忘。 气虚质是可以通过平时生活与饮食的调养得以纠正的,反之,若不管不顾,任凭气虚体质继续发展,有可能因气虚发展成阳虚、阴阳两虚等更虚损的体质。在调养方面,气虚质人士的生活要有规律,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在日常食物之外,人参、黄芪、山药、莲子、大枣、茯苓等都是不错的补充;运动锻炼宜采用低强度、多次数方式,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以柔和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平时可按摩或艾灸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沿一横指处),能健脾益气,强身健体。在此,还特别推荐一些食疗方给大家。
茶补:
(1)熟普洱茶。熟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补气,适合喜好喝茶的人选用,但不要喝得太浓。
(2)黄芪杞枣茶。黄芪15克,枸杞15克,大枣6个,生姜1片,加水300ml煮沸5分钟,或直接用沸水泡茶喝。
汤补(1人量):
(1)红参苓术炖牛腱。功效:健脾祛湿,益气生津。用料:红参3克,云苓8克,白术3克,牛腱150克,姜片适量。
(2)莲子芡实炖象拔蚌。功效:益气补肾,养心宁神。用料:莲子(去心)10克,芡实10克,象拔蚌150克,姜片适量。
(3)花旗参石斛炖水鸭。功效:补气养阴,益胃生津,养肝明目。用料:花旗参5克,石斛5克,水鸭150克,姜片适量。
(4)五指毛桃炖瘦肉。功效:补气健脾,除湿化痰。用料:五指毛桃15克,瘦肉150克,姜片适量。
药补:
若气虚甚者,单靠平日食补不足以纠正体质的,可选用一些补气的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为补益中焦之气的常用方,可以用于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肛门下坠诸症。
(2)四君子丸:用于饮食量少、身体消瘦型气虚症。
(3)玉屏风散:用于多汗,容易感冒的气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