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义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称杏为"树性淫者,莫过于杏",称它为"风流树",这种说法成为杏树的基本文化形象定义。
最早,在《庄子》的记载中,杏本是具有神圣气息的。作为孔夫子讲学的杏坛,应该是一遍杏林,杏树环绕,花香在上,弟子在其熏染中读书,孔夫子在花影中抚琴而歌,书声歌声,风吹花落如香雪。尽管顾炎武后来考据以为,"渔父不必有其人,杏坛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苇间、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鲁国之中也"。但读书有那样一个"绕坛红杏垂垂发,依树白云冉冉飞"的环境,仍然令人神往。
杏仁
查唐以前文人的咏杏诗,北周庾信(513-581)有"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其承载的信息,一是"依稀"与"烂漫"的对比,疏与密,构成了两样不同的意境美。"疏"引申出"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苏东坡将此意境发展极致,便是"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萍。"提衣走进月华如水之中,水流光耀,疏影就如漂浮的浮萍,极美。但这首诗的后半部却显矫情,东坡在花间置酒,称"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这是"疏"。"繁"则引申出"皓若春雪团枝繁"或"红粉团枝一万重"。二是说它的美貌可赠宾客,庾信用"红琼"。"琼"是美玉,形容杏花如玉一般莹润而被染红,表达的是"红杏红于染"的意思。但文人们稍稍发挥想象,就用到美女的肤色上去了:"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舞袖遮掩下"雪绕红琼",是多美的一截肌肤,而"美酒一杯花影腻。邀客醉。红琼共作熏熏媚",就是青楼里的景像了。如是想,杏花蒙冤很可能就从"红琼"这个比喻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