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学生中不难还有相当部分的贫困学生,对应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往往影响是很大的,下面我们综合测试调查结果,来作出具体的方案和解决办法。360度健康网
青年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后期,其心理生理发展不平衡,心理活动变化大,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国内部分高校的调查表明,高校学生中约有 2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要承担沉重的生存压力,而且还要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因此,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宏观影响,也有家庭的微观影响;既有外界施加给贫困大学生的种种压力,也有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作用。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经济的贫困。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按一个学生学费 4000元 /年计算,加上生活费及其他开支,一年每个大学生的花费可达 8000多元,完成大学学业大致需 3万~4万元左右。如此昂贵的费用对农村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对城镇的部分学生来说,在经济调整期,有的企业不景气,有的学生家长已下岗或正面临下岗的威胁,加之有的家庭还不止一个学生上学,这种类型家庭的经济也同样十分困难。如此看来,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讲,要负担如此高额的费用并非易事。由于经济拮据,许多来自农村的、家庭较困难的学生生活俭朴、省吃俭用,常为生活而发愁。他们在校期间总是拼命学习,希望拿到高层次的奖学金,同时也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去打工挣钱,期望为自己解困。然而打工是要以耽误学业为代价的。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打工挣钱的矛盾冲突之中。特别是在因打工而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在班级里名次后移时,这种矛盾冲突更为激烈。久而久之,无法解除的心理冲突使他们在个性与人格上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某些精神病症状。经济上的贫困,还会直接影响一些贫困生的价值观念。由于贫困的诱导,有的贫困生会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贫困,思考如何摆脱贫困,常常由于强烈的生活体验,而陷入对物质过分早熟和狭隘的理解之中,使得他们的选择变得急功近利,特别是当他们发现努力结果与期望目标有较大差距时,往往归之于经济的贫困。因此而怨恨家庭的贫困、父母的无能,进而产生对社会、对他人的怨恨、冷漠。 2、文化的弱势。贫困生长期处于一种弱势群体的文化氛围之中,“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贫困贫困文化不等于消极文化,但贫困文化中存在着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对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学认为,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倾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并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因此,很多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仍会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具有忧虑和强迫混乱的年轻父母比那些没有临床混乱的父母有更差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常采用回避的应付生活方式。因而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大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许多贫困大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不高,在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教育中多以“跳出农门、脱离贫困”为主要目标,对心理健康的引导难以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进入大学后首先要适应城市生活,然而城市和农村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这些贫困大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给他们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处于文化边际人状态。所谓“边际人”是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它是在新旧文化或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碰撞、选择、冲突和生疏的感觉,形成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出现文化震惊。这种“边际人”状态易引发人格障碍,造成大学生正常社会化的缺失,引发大学生心理孤独和压抑。 3、人格特征的作用。不同人格特征是引起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虽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呈现出较低水平,他们更容易患各种心理疾病,但贫困大学生是否会产生心理贫困主要取决于贫困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素质。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自我意识水平不高,容易发生自我评价偏差。由于经济拮据的困扰,许多贫困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水平不高,容易发生自我评价偏差。二是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的不完善,容易产生抑郁心理。贫困生在人格特质上更多表现为内向、谨慎、情绪不稳定,参与社会的程度较低等特征。三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和能力较差,容易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能力不足,人际交往的失败,往往更容易形成挫折感。面对挫折,他们常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的应付方式。团体心理辅导是近年来在高校兴起的一种解决个人发展问题的教育形式。大量的研究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有效的。本实验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后贫困大学生在羞怯、自信、感情与社交孤独、自尊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创建良好的团体气氛,通过团体动力的作用,使团体成员获得情感支持,是使成员交往获得改善的直接原因。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了成员的自尊和自信,形成了积极的自我形象。贫困生存在认知偏见,不善表达,难免产生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障碍。而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接纳的氛围,促使成员互相学习,交换经验,悦纳自己,模仿其他成员的行为。研究表明,实验组经过团体辅导后,在自尊、自信方面获得了明显改善,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团体辅导改善成员交往的情感体验,使成员互相学习,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提供更为典型的社会环境。通过采访优秀贫困生校友活动,形成了积极体验,克服了孤独等不良心理,与其他成员形成了良好人际关系,获得了团体的支持。实验组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的显著改善,就有力地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变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
总之,在实验情境中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变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