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了,人们穿的衣裳也越来越轻薄,爱美的朋友总觉得身上的肉有点“肥”,特别羡慕那些从不顾忌食量、不运动,却不胖的人。
有人怎么吃都不胖学得来么
有人喝凉水都长肉,有人却永远也吃不胖。这常归因于遗传,但也不少见兄弟姊妹间体重差别很大的情况。现在有个新学说,叫做肥胖胎儿起源论。
科学家发现,出生体重过低或过高者,成年以后都更容易发胖。深究起来,在娘胎里吃不饱的宝宝,出生以后使劲多吃,久而久之当然发胖;而娘胎里吃得多的宝宝,已养成习惯,不仅生出来胖,长大了多半也胖。
因此,吃不胖的人要看遗传,还要看出生体重。其实,不仅胎儿期的胖瘦影响成年体重,出生后到两岁这一阶段的营养也很重要,同样会影响成年体重。算起来,生命开始的前1000天营养可能影响一生的健康,包括体重。
看着瘦不一定健康
胖瘦不应单单看外表,就健康和发生慢性病的风险而言,还应看“内涵”。现在评价体重的常用指标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pide;(身高)2。体重指数在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以上为肥胖。体重指数超过24,预示着发生心脏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增加;超过28,风险更大。
但这只是一种可能,体重指数还只停留在表面,那些体重指数过高者,如果体内脂肪不超标,并不一定会增加患病的可能性。经常参加运动锻炼的人,肌肉占体重的比例更大,体内的脂肪并不多,所以不会因体重指数超标而危害健康。
“肥”的不是地方更危险
体内脂肪多不利于健康,分布在腹部的内脏脂肪更危险。从外观上来看,有的人胖在肚子上,看起来像苹果;有的人胖在臀部,看起来像鸭梨。苹果型肥胖比鸭梨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各种慢性病。
脂肪蓄积在身体的哪个部位还会影响形象,女士对腹部、腿部、臀部的脂肪更敏感。能不能改变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呢?有人说,吃瘦肉长瘦肉,锻炼哪儿瘦哪儿,这都有点形而上学。茶叶中的儿茶素和咖啡因,都有减少腹部脂肪的作用。但如果把希望全寄托于此,多半成不了事。运动也是如此,全身体重若不减,局部运动改变脂肪分布的作用就有限。
体重变化和脂肪分布要看吃动平衡
到目前为止,除了外科手术,还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改变身体的脂肪分布,但所能证明的硬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不论体重变化和脂肪的分布如何,关键是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吃进去的能量多于运动消耗的能量,剩余的能量就会转变为脂肪,蓄积在体内;反之,就要分解脂肪,弥补亏空的能量。
我们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包括淀粉)含有能量,体内能量富余时,都可以转变为脂肪。所以,节食的关键是控制能量的摄入。步行等有氧运动,主要靠脂肪供能。练肌肉,同样消耗大量脂肪。所以只要动,就会消耗脂肪,并且首先会消耗腹部脂肪。
多数人平时不可能长时间、高强度地运动,因此要减轻体重,节食是必需的措施。如果每天能步行一两个小时,减少腹部脂肪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切莫相信不节食、不运动就可减肥。
减肥,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过去几十年,科学家付出巨大努力,就是没有找到捷径,适度节食加运动还是不二之选。所以,个人意志非常重要,如果自己的意志不是很坚定,不妨降低点目标,保持现有的体重也是一种成功。还请记住,爱运动的胖人相比那些不运动、表面上看起来瘦的人更健康。